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

短篇小说的写作经验

发布时间:2023-12-07 点击数:109

要写一篇小说,杜马斯说,你需要激情和四堵墙。

 

他也许会补充说,要找到激情,你需要找到陷入困境中的人,一个爱恨交织、抱负与渴望共存的情境,还需要某些亟待解决的冲突和问题。

 

初涉写作的人可能会摸不准自己真实的状态——他手上只有主要情节、一组人物、一个地点、一种气氛和在脑海中萦绕不去的一些想法。

 

在一篇小说里,他甚至需要用开始的几个章节来逐渐摸索自己的状态(尽管按照伯纳德·德沃托提出的小说公式,应该丢掉前五章,直接用第六章开头),

 

但对于短篇小说,情境必须在第一时间确立,因为跟一般的小说不同,短篇故事必须撒开脚丫子跑,必须从一个斜坡上开始,离结尾越近越好。


没有任何一个情境能够脱离前因后果而存在。这是指,脱离前因后果作者就会因为内在的前后拉扯踟蹰不定。

 

他必须至少处理一些过去的素材,这在虚构的技巧中被称作“总结与阐述”;

 

他也必须处理戏剧性的当下,这被称为“场景描写”。总结与场景都是虚构出来的,但两者都不简单。


创造一个场景,就是把你的人物放在舞台上,让他们演自己的故事。视角可能不是完全客观的——

 

也许我们小镇的舞台监督正在什么地方闲逛——不过在本质上,任何场景都是戏剧化的,它遵循乔治·M.科汉(George M. Cohan)那众所周知的忠告:“不要讲述——要展示。”

 

场景必须在每个侧面都说服我们,这意味着人物必须是可信的和前后一贯的;对白必须接近真实的谈话,又不会被真实谈话的无趣、愚蠢和重复拆得凌乱散漫;

 

行动必须直截了当,而不是瞻前顾后,枝节横生;内在的逻辑必须把整个场景的开始、发展和结尾拧在一起;

 

背景设置必须勾起人们的感官反应,不允许它弱化或者被遗忘。如果有任何一个客体足够重要,并因此被提及的话,必须让它物尽其用。

 

就像契诃夫说的,如果你在第一幕的墙上挂了一把枪,这把枪在结尾之前必须开火。

 

如果一个场景里有一个壁炉,那么人物必须用它来烤火,或者倚在壁炉架上,让它在舞台上起到真实的作用。


用老套的课堂方法,诸如做整个描述性段落的练习,尝试背景设置或者人物塑造,一个人大概无法掌握上述技巧。

 

很多元素需要交织在一起,很多气球需要同时飞在天上,一个段落也许包含一些动作、几句对话,

 

其内容能凸显叙述者的特征,背景中包含细节的感性认识和对过去的回望。任何小说里都缠结着描述性、叙述性、戏剧性和说明性的碎片。

 

而现代小说甚至把情节概括编织在场景里,让一切变得更加复杂。

 

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情节概括本身是迟钝的。事件已经发生了,因而没有正在发生的戏剧性带来的兴奋感。

 

如果处理不当,就会因笨拙的过去完成时暴露自己,变得僵化。

 

但如果处理得当,情节概括甚至可以制造一种悬念,因为悬念靠的是掩盖信息,是拒绝回答读者心中的疑惑。

 

如果作者牢记“永远不要解释太多”,在解释的时候旁敲侧击,每次透露一点点,他就不会在总结概括过去的情节时,让故事戛然而止。


这里有几条经验法则,其中一些上面已经提到了:


1.从事件的中间开始,以动作开始。


2.持续描写动作,不要让意义侵扰动作;让意义通过易卜生(Ibsen)所说的“掩盖”的技巧,通过暗示点滴地渗入场景里。


3.永远不要过多地解释。如果读者不能用自己的大脑和想象参与其中,他们会有被冒犯的感觉,故事也将丧失不少悬念。


4.不要介入自己的故事。选择一个视角(尤其对于短故事来说)并且一以贯之,对你自己的故事,任何人都比你有处置权。


5.不要卖弄自己的风格。文风需要匹配的是人物和情境,而不是你自己的风格。这同样适用于淫秽和亵渎的词句。

 

人物和情境在哪里召唤它们,它们就属于哪里。如果它们出现在别的地方,那只是作者在哗众取宠。


6.在寻找词语替代“说”这个词的时候,除了戏剧幻象的破灭,你可能什么也得不到。“说”是一个近乎透明隐形的词,其他词则在文中过于显眼。


7.让一个故事结束就跟说晚安一样难。学会干净利落地结尾,不要留下残羹剩饭,不要拖泥带水。
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