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

可以无限写下去的秘诀

发布时间:2023-11-19 点击数:65

每个有勇气提笔写点东西的人,都值得我敬佩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-怀特

 

目的:让同样不知道怎么写作的人知道怎么写作

读者:想持续日更精进,却不知道写什么的人

 

开始日更的第二周,我不想再等到手放在文档上才开始思考今天要写什么

 

总感觉是可以有个方法,让源源不断的“灵感”排着队,等着我去写的

 

而写出来的文字,不是自嗨文,是真的能够给到思考的东西

 

好文章到底是什么呢?

传统意义上的好文章:生动优美,内涵华丽颇有文采,必须注意起承转合、语法和标点符号

 

商务写作:要求先说结论,传达意思和决定事项

 

悖论:越是不擅长写文章的人,就越是在乎文章的结构、文采、语法等

 

绝对不能毫无准备就开始写

决定写文章后,首先要做的就是找素材

有素材,就能解决“不知道写什么”的烦恼

 

⚠️不要模仿“好文章”,尽量不要使用拗口书面语

⚠️不要太在意架构和语法

⚠️决定好内容后,就立刻去搜集素材

 

写什么(内容)比如何写(手法)更重要

写文章就像是做菜,有好的食材,选择简单的烹饪方法,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好吃的菜

 

写作目标应该是写易懂、对读者有用的文章

收集独立的事实、故事情节和数字

文章是素材组成的,只要列出素材就能写文章

 

正确收集素材的两个原则

1、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:希望读者通过这篇文章感受到什么

 

从“表面目的”中挖掘出“真正目的”

如“表面目的”会议纪要;“真正目的”总结会议要点,记录相关人员发言

 

2、读者定位:什么样的人会读,想让谁读呢?

 

对象不同,素材也要变化

如向经常交流的负责人提交,不用写太细,给只打过一次招呼的负责人,则要详细说明

 

无法确定读者时:人格设定(面向熟悉的“一个人”来写)

 

用年龄和特征来想象特定的读者层:30岁左右,在还房贷的人/20多岁想跳槽,却不知道怎么踏出第一步的人

 

搞清楚读者的兴趣和知识水平后再开始写

作者自身也是被观察的对象,不要写与自己的身份、地位、才能、资历不相称的内容

 

【收集素材篇】

① 如何搜集素材:尽量多收集,再删减

② 突然想到的事情,必须马上记起来

③ 把“所听”“所见”“所觉”变成素材

④ 利用手机的“笔记软件”来储存素材(可用备忘录、飞书、印象笔记等)

⑤ 一边做其他事情,一边思考素材

⑥ 利用坐车等碎片时间收集素材

⑦ 通过和他人闲谈(拟好相关问题,对答,录音)

⑧ 通过一个素材联想出其他素材,让素材增多

 

收集满10个或者20个素材时,可重新进行分类汇总

 

【配置素材篇】

素材可视化

将素材按顺序排序:想象读者就在自己眼前,像对话那样排序

 

要考虑对方的知识水平和信息理解能力,揣摩对方的兴趣点,根据对方易懂的顺序和逻辑方式来讲话

 

文章开头:不要使用惯用句,用让读者容易产生共鸣、印象深刻或更有吸引力的素材

 

文章结尾:写出遵循前文内容的结论,让读者产生相应的读后感

 

【执笔篇】

① 多写,最后删减

② 一旦开始写就一气呵成,不要中断,不要希望一次完成终稿

 

③ 需要核查的内容用特殊符号标注,之后核查

 

④ 让文章流畅易读的7个要点:缩短句子、使用引号强调重点、减少不必要的连接词、用转接词来展开、使用简单易懂的词语、写出真实感

 

⑤ 坚持阅读流畅易读的好文章,提高写文章的能力

 

【推敲篇】

① 检查整体逻辑和素材配置是否合适

② 检查是否有“解释不充分”或“内容重复啰嗦”的地方,调整字数和内容质量

③ 调整文章节奏,检查错别字

④ 确保所写的内容自己全部理解

⑤ 设想读者对你所写的内容“一无所知”

⑥ 将意思不明确的形容词换成具体素材
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