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篇网文的大纲怎么写?
长篇大纲是一个整体的项目工程。
有点类似音乐后期和编曲,建立了一个工程项目文件【你要写的小说】后,里面分割不同的单元,有干音、器乐、不同声部、降噪版本、添加其他效果后的版本。
我们把长篇小说的大纲工程分为四个部分:
总纲与细纲、人物、结构、立意与主题。
一、总纲与细纲
这部分内容庞杂,涉及小说世界观背景、嵌入的系统规则、分卷故事、贯穿全书的主线等。
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条故事主线,这条主线是贯通全书都始终需要主角解决的问题。由它衍生出来的东西,叫做【看点】。
就是晋江签约模板里要你填的内容。
你正在完善的这个主线,就对应读者要看的东西:看主角如何克服困难取得胜利。
最初的总纲有点类似故事梗概,因为很多剧情还是未知,所以写出来的内容有很多漏洞。写大纲,缝缝补补是我们的使命。
关于总纲的写法,建议你平时听听别人怎么口述故事的,怎么讲故事就怎么写故事。这个过程不要隐藏任何伏笔、悬念,把所有的内容平铺直述讲出来——
从前有座山,山里有座庙。
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。
讲的是……
就按这种平铺直述的方式写出来,尽量不要出现如“他们捡到了一个神秘的法器”这种带着悬念且未展开剧情的句子。
法器是什么,怎么就神秘了,直白写出来。
捋主线,一边一边捋,反复填补之后你会得到一个复杂庞大的故事版本。
这里拉出一个小尾巴:【300字简纲】。
总体故事有了,接下来往里添加单元线,也就是切割主线,开始分卷。
一卷一主题,一卷一独立故事。
独立故事需要与主线相关。
像写总纲一样碎碎念,把每卷想要讲个什么故事写清楚即可。这里不需要你写出非常详细的剧情事件,还是笼统讲全局故事。
总纲和卷纲有了,下一步:罗列剧情事件。
你能想到的所有灵光一闪的画面、想放进故事里的片段等,碎片事件依次罗列出来。
不需要考虑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,只需要没有遗漏地把所有脑洞画面记录下来。
1.暴雨夜主角A遭遇猛兽袭击;
2.探洞取得时间穿梭机器;
3.对阵擂台赛。
以上是剧情事件罗列的例子。
分卷卷纲搞定,剧情事件也罗列出来之后,你会发现文章里某些突出的元素已经被你写出来了,可能有关于剧情,可能有关于世界观背景、可能有关于套路,可能有关于人物特点等等。
这里再拉出一个小尾巴:【创新点】
有一类文你罗列到这一步就会发现,这本书压根没什么创新点。
紧接着是章纲。
章纲是对剧情事件的排序和冲突的编撰。
大白话就是,故事里头加技巧进去了。
写章纲分两步。
第一步:写出本章需要向读者传递的线索;
比如说我第一章3000字,其实这3000字只是为了告诉读者:主角所居住的村落山洪暴发了,他家房子被冲了。
但是你不能这么直白把信息给出去,你得把这一句话翻译成紧张的画面呈现出来。
第二步:编织表层冲突剧情。
这层的剧情就是读者最终看到的剧情,通过无数紧张刺激画面的衔接,读者看完之后最终明白了一个事:“哦,他家房子没了。”
这就达到了目的。
章纲涉及的内容非常细致,写它之前可以等等其他项目工程部分设计完善。
想要编出非常细致的章纲,首先需要作者对长篇小说进行结构划分。
哪里是开端、哪里该转折,这就是故事结构要考虑设计的问题。
二、设定故事结构
故事结构可以简单按布局、反应、进攻、尾声四个部分划分,也就是最早我们说过的起承转合。那么如何判断小说哪些地方属于布局,哪些地方属于进攻呢?
引入一个新概念:【关键情节转折点】。
情节转折点的事件出现,意味着小说整体的目标、策略、节奏、主角状态有所改变。
比如说一个岁月静好的角色,大地震发生前她的想法是躺平摆烂,混吃等死。然而一场大地震夺走了她的双亲和朋友们,惨事发生后,她花了几个月时间走出阴影。
树立了新目标:不摆烂了,要帮助这个世界上更多受到自然灾害的人们努力站起来。
对她来说,这场大地震,就是情节转折点。
主角的心态因这件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1.布局到反应→第一情节转折点;
2.反应到进攻→故事中间点;
3.进攻到尾声→第二情节转折点。
对于整体故事来说,有它们自己的情节转折点。而细化到微观,每卷单元故事中又有自己独立的情节转折点。
结构就是多个大大小小“起承转合”的嵌套。
给故事切块,心理上的写作压力会变小。
长篇不再是140万+,而是30万*4。去写多个小单元内容,比直接上手百万篇幅简单些。
情节转折点这一概念很多工具书的结构部分都会讲,感兴趣自己读一读,然后写本简单的中篇小说拿来做个“剧情对位”就会了。
理解结构是掌握节奏的前提和基础。
你能理解故事内部的框架,再去感受单章场景里几段剧情的节奏,去感受什么是三章小高潮,五章大高潮就会更敏锐。
三、人物角色设定
以剧情线为主的小说,设计人物抓三个点:
人物弧光、人物小传和人物关系图。
人物弧光是一个角色从故事开始到结束,内部外部的成长变化。
拿现实里的人来比,40岁的人经历很多事了,他们的穿衣打扮和说话谈吐与15岁孩子必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,这种区别变化就是人物弧光。
人物弧光可以根据结构中的情节转折点写。
A经历了事件a,从懦弱变果断了。
感情线写法是:A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嘲讽,只有B出来替她说话。A对B的印象从冷淡变成了这个人三观不错,挺暖的。
以上例子说的都是变化,具体步骤参照你自己的小说情节转折点,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去推演揣摩角色的成长变化。
人物小传指的是角色的成长背景,通常指角色在故事开始前的人生。
我个人写人物小传会向前向后溯及既往,写出角色的过去,写出角色在故事中的经历变化。
顺便在这样的变化中补充人物性格,从角色在一次次事件的表现中推演性格特色。
当然了,你也可以单独列一版人物性格特点表,一层层去设计人物角色的性格。
最后是人物关系图。
这个设计意在标明小说中比较重要复杂的人际关系,群像多角色长篇用得较多。
以感情线为主的小说,设计的重头戏在人物设定和感情线变化上,对剧情要求不高。
很多感情线拿手的作者,几乎不写大纲,只勾勒出感情线的起承转合变化,敲定人设就可以开始码字了。
设计人物角色的原则是——
主角多面体,配角扁平人。
如果你对人物角色要求不高,不打算非得像《红楼梦》一样写到每个角色都出彩,大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主角身上,对于不太重要的配角只用“贴标签”的方法区分,也是可以的。
主角设定完成后,总结他们的性格特点,这里继续拉出一个小尾巴:【人设】。
准备工作截止到这里,就可以返回头去写之前没有写完的章纲了。
四、立意与主题
首先区分一下这两个词语的概念。
立意原本说的不是主旨,也不是主题。
它是指一个脑洞发展成小说的可能性。
立意往往提出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,而小说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答案。
这种问题往往使用“如果……那么……”的形式来提问,比如——
“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,门外忽然响起了敲门声,那么这个人会怎样?”
你的整本小说都是围绕着解开立意中的问题来写的。立意这件事,本来是先于写大纲出现的,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个脑洞的扩展。
晋江要求填的那个【立意】,应理解为全文主旨或主题。
和这里我说的“立意”不是同一个意思。
主题可先于小说设定,也可完成大纲后再总结。
主题往往跟以下这些词语相关——
追求+正义、渴望+爱、保护+大自然,等等。
长篇小说的大纲不是一蹴而就的,很少有作者能清楚写出百万字故事的每个细节。
你可能先写了30万字大纲,等第一卷码字码得差不多了,再开始第二卷具体大纲的设计工作,这是完全可行的。